苏超火爆,贵州村超亦活跃!
首发|明见局
作者|柯柏妮
夏日炎炎,一场足球盛宴在华夏大地上火热展开。今年夏天,江苏的“城市足球联赛”以惊人的速度火遍全国,仅端午假期的一轮比赛就吸引了九万热情的球迷,现场的欢呼声如同海浪一般汹涌澎湃。而在这股热潮中,贵州的“村超”虽然没有了起初的火爆全网,但其影响力却丝毫不减,队伍数量从原本的20支迅速扩大到了如今的108支。这两大足球赛事的火热背后,隐藏着推动经济发展的神奇密码。
“苏超”的火爆并非偶然。
在赛场上,职业球员与业余爱好者同场竞技,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对战戏剧性。刚送完快递的小哥在场上狂奔拦截职业前锋的射门,大学生球员面对职业后卫上演一记漂亮的过人。这样的场景让每一场比赛都充满了惊喜,仿佛打开了一个充满未知的盲盒。据统计,赛事前两轮战罢,场均观众人数高达八千七百九十八人,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同期中甲联赛的场均上座率。
随着赛事的进行,“苏超”不仅在本地引发了巨大的关注,也吸引了外界的目光。虎扑App紧急新增“江苏联”频道,上线首日的访问量便破百万;抖音话题“#江苏城市联赛#”的播放量也迅速突破亿次大关,其中素人拍摄的赛事短视频占比超过百分之七十。
与此同时,各地的官方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为赛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南京的“盐水鸭队”与无锡的“水蜜桃队”的对决,还未开始便已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期待。而文旅部门也推出了“看球+旅游”的套餐,让球迷在欣赏完比赛后,还能去当地景点打卡、品尝特色美食。
再来看贵州的“村超”。
这里的赛场上的球员大多是当地的村民,他们扛着锄头就上场,虽然没有专业的训练场地,但他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却是最纯粹的。赛场上的平均每场比赛都有超过五万的现场观众和超过五千万的线上直播观众。一场比赛的线上观看人次更是能达到六亿之多。这样的盛况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还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文化氛围。
不仅如此,“村超”还通过品牌授权等方式,与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开发了诸如“村超酒”、联名家具等产品,让球迷们有了更多的纪念品选择。目前,“村超”已经与三十多家企业签约,商业价值持续攀升。
更令人惊叹的是,“村超”还引入了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千名国际球员参赛,将这个小乡村的比赛办成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这不仅让“村超”的商业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让外国球员在这里体验到了独特的中国乡村文化。
无论是“苏超”还是“村超”,他们都以足球为媒介,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发展。足球赛事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活动,而是成为了拉动消费、创造就业、传播文化的超级引擎。未来,“体育+文旅+商业”的深度融合或许会带来更多的“苏超”“村超”,用一颗足球踢活一座城的经济,让更多的地方尝到“足球经济”的甜头。